薄層子宮頸抹片配合電腦自動判讀 大大提升檢驗品質
- On September 27, 2018
子宮頸癌只要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治瘉率可達九十%以上,國內自八十五年起,凡經衛生署認可的病理醫療機構,皆可將篩檢個案資料輸入衛生署子宮頸抹片資料庫,供政府機關訂定防治政策及提升抹片品質之參考,亦可了解抹檢的實施概況。推廣迄今,不論是癌前病變或癌症個案皆下降:原因可能與現今篩檢品質提升,有許多的問題個案,在早期就已被檢查出來而接受治療有關。然而抹檢仍有偽陰性及偽陽性的存在,而錯誤的主要原因為:
(一)婦科採檢單位抹片製作不當。
(二)病理檢驗單位判讀錯誤。
抹片採檢品質不良的主要原因,以沒有子宮頸成份居多,其次為抹片固定不良、抹片細胞太厚及血液太多等。針對抹片品質方面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對細胞病理檢驗單位全年抽檢10%的抹片量重新複閱,以了解各醫療院所採樣及抹片製作品質,一張抹片平均有一萬至三十萬個細胞,如果異常細胞量很少或細胞很小,則極易被過多的血液或炎症細胞遮掩,而不易發現,降低偽陰性及偽陽性一直是細胞病理單位努力的重點。
目前美國己大部分棄傳統子宮頸抹片改用薄層抹片判讀。行之有年,病理單位80%使用,英國則是公共衛生政令統一的國家,全國已經都採用此法。透過此種方式能避免傳統抹片檢查上的限制,並能提升抹片檢查結果準確性,根據統計顯示,與傳統抹片相較,抹片的低度細胞病變檢出率提昇75.5%、高度細胞病變檢出率更是大幅提昇到102.54%),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預防保健目的
何謂薄層子宮頸抹片?薄層子宮頸抹片的製作須有特殊保存液的瓶子及抹片製作儀器,其檢體抹檢與傳統抹片相似,不同的是採樣器上的細胞取樣,須轉移至盛有特殊保存液的瓶子中,再將此放在自動抹片製作儀上,其功能為將細胞與血液、炎症細胞或黏液分開,再將此抹片經染色後,於顯微鏡下觀察,不會有血液、炎症細胞及黏液出現,若為異常癌前病變或癌症細胞,即可明顯看出。此法優點為所有採樣細胞均被保留至抹片中,抹片上的細胞均勻分佈,也少有炎症細胞干擾,對於抹檢異常者可再次精確複檢;對於子宮頸發炎、陰道炎感染嚴重者,也有幫助確認診斷的功效。更可配合電腦自動閱片及數位保存底片,將大大提升檢驗品質。
薄層抹片,可把刷子上的細胞,既時固定且細胞形態完整,傳統抹片較常有固定不良問題因而造成難以判讀,採檢細胞透過一層很薄,有小孔的塑膠膜(是透明的),單顆的紅、白血球都透過小孔被吸走,祇有子宮頸上皮細胞及成群的白血球過不了小孔,被留在透明篩膜上。全部子宮頸細胞,都集中在約1.8cm的圓片中,且沒有紅、白血球的干擾,每個子宮頸細胞都平整的展開在玻片上,均勻散布。薄層抹片範圍,僅為1.8cm直徑的圓形,其大小僅為傳統抹片的五分之一,其中干擾的細白血球均己除去,每個子宮頸上皮細胞,都分開且展開,看起來格外清楚。若有感染,仍可以成堆的白血球來判定。但據統計上看來,祇要每次篩檢,看到8000個子宮頸上皮細胞,癌症診斷的敏感度就足夠了。經過多次國內外大小型的比對實驗,此法對異常子宮頸細胞偵測判讀,均不亞於傳統抹片。
是否應該全面性的採用液態抹片?歐美各國意見並不一致,婦女可自費液基薄層抹片檢查可以過濾雜質,提高檢出率;同時合併人類乳突病毒篩檢雙重檢驗,都可增加抹片的準確性。
婦女朋友抹檢後若為異常,莫驚慌失措,必須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,治瘉率極高,若有任何問題可諮詢醫療人員,把握治療黃金時機,讓抹檢發揮最大功效,生命健康更有保障。
作者資料
姓名:杜憶萍
職稱:普生/居禮醫事檢驗所 醫檢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