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用癌症篩檢小兵立大功
- On 3 1 月, 2019
惡性腫瘤細胞會無法控制的增加及增殖,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
因惡性腫瘤細胞黏著度低、細胞易剝落,且可能沿血管、淋巴轉移至其它部位,若是原先的腫瘤稱為「原發性」,轉移至其它組織或器官稱之「繼發性」,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
每一不同區域之人民因環境、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不同,好發癌症都不盡相同,美國男女前三位分別是前列腺癌、肺癌、大腸直腸癌及乳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肺癌,英國男女前三位分別是肺癌、皮膚癌、大腸直腸癌及乳癌、大腸直腸癌、皮膚癌,與國人前三大的肺癌、肝癌、大腸直腸癌有些差異,但惡性腫瘤威脅全球人類的健康卻是一樣的。
造成惡性腫瘤的原因如下:
● 物理因素:紫外線、放射線、抽菸、檳榔。
● 化學因素:煤焦油、瀝青、染料(偶氮類)、亞硝酸、黴菌毒素、砷、鎘、鉻、石灰、石棉等。
● 遺傳基因因素。
● 飲食:脂肪、酒精、燻肉、亞硝酸。
● 荷爾蒙:乳房、子宮內膜、前列腺相關之癌症。
● 病毒:EB病毒與鼻咽癌及淋巴瘤、B型肝炎病毒與肝癌、人類乳突病變與子宮頸癌、HTLV-1與白血病及淋巴瘤。
有些癌症是可以透過預防措施來降低罹患率的,如:
(一)肺癌:禁菸、禁採及禁用石棉。
(二)頭頸癌:禁菸、禁烈酒及檳榔。
(三)胃癌:減少致癌食品,並且食用新鮮食物。
(四)子宮頸癌:避免太早性生活及多重性伴侶。
(五)結直腸癌:減少動物脂肪,增加食物纖維攝取。
防癌首先要認識癌症,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癌症並不可怕。癌症預防工作分三段,初級預防為健康促進、多吃蔬菜,戒菸、酒、檳榔及減少食用醃漬、煙燻、燒烤、油炸等高脂、高鹽食物,特殊保護為B肝預防注射及安全性行為。
次級預防為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。主要癌症篩檢有子宮頸抹片檢查、糞便潛血檢查、大腸鏡、胃鏡、乳房超音波及攝影檢查、肝臟超音波掃描、口腔黏膜檢查等,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、大腸癌、胃癌、乳癌、肝癌、口腔癌,胸部X光可發現肺癌、血液PSA檢查可篩檢前列腺癌及提升癌症診斷及治療品質,三級預防為積極治療及提供安寧療護服務。
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防癌要則可借為參考
● 不吃發霉食物,如大豆、花生、米、麵粉、植物油等,因發霉後會產生黃麴毒素,此及為強烈致癌物。
● 少吃燻製及漬食物,如燻肉、醃漬酸菜等,因此類食物會產生致癌物亞硝酸鹽。
● 不過量飲酒,特別是烈酒,因酒精直接刺激口、舌、食道、胃、腸黏膜,可能致癌。
● 不吸菸,菸塵吸入氣管及肺中,危害比空氣污染大五萬倍,煙霧中有多種致癌物。
● 不接觸及少接觸煙囪裡冒出之黑煙,因煙霧中含有少量致癌物。
● 不吃被農藥污染之蔬菜、水果,吃前充分洗淨。
● 不用洗衣粉擦洗督具、茶具及食物,洗衣粉可能促使癌瘤發展。
● 不用有毒塑料薄膜裝食品及有毒塑料盛食物,因聚氯乙稀是致癌物。
● 不吃過熱、過硬、燒焦或太鹹食物,不喝過燙的水,因會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,破壞黏膜屏障。
● 不過度曬太陽,陽光中有強烈紫外線,久曬對皮膚有致癌作用。
● 多吃新鮮蔬果、控制肉類食物及體重、不可過胖,可減少癌症發生率。
● 不吃可能致癌之藥物,如激素類藥物及大量維生素。
● 有子宮糜爛婦女,需定期抹檢並及時治療,防止癌變。
● 有包皮過長之成人及兒童,需及時切除過長包皮,環切後可防止陰莖癌。
民眾應善用癌症篩檢,常在不經意的檢查中發現癌前變化,做即時治療後而痊癒。別輕看「小兵」的功用,往往可以為您「立大功」
作者資料
姓名:杜憶萍
職稱:普生/居禮醫事檢驗所 醫檢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