罹癌年齡層下降 區分癌症早期徵兆 防癌行動趁年輕 On 10 2 月, 2020 文/杜憶萍 癌症年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,並且有年輕化趨勢,特別是15至24歲,以及25至40歲,這兩個年齡層在5 […]... Read More
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新技術 On 20 2 月, 2019 惡性腫瘤係一團不正常組織,其生長超乎正常組織,細胞增殖無法控制,且不論其宿主營養狀況如何,皆會持續生長。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 Read More
完整的肝臟檢查項目可減少延誤病情而不知覺 On 15 1 月, 2019 肝臟位居在我們身體腹部的右上部位,有左右兩葉,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人體最易轉移的癌症是肝癌,任何器官的癌症也都可轉移至肝臟,原因是肝臟血循豐富,有雙重血液供應,與腹腔其他器官不同,一為門靜脈系統,另一為肝動脈,門靜脈由胃腸、胰臟、脾臟等臟器血管匯集而成,進入肝臟,所以一些與循環、營養有關的病變皆會引起肝臟病變。 Read More
善用癌症篩檢小兵立大功 On 3 1 月, 2019 惡性腫瘤細胞會無法控制的增加及增殖,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因惡性腫瘤細胞黏著度低、細胞易剝落,且可能沿血管、淋巴轉移至其它部位,若是原先的腫瘤稱為「原發性」,轉移至其它組織或器官稱之「繼發性」,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 Read More
善用乳癌檢查,姊姊妹妹大家一起來 On 19 12 月, 2018 「篩檢」(screening)係指在臨床上尚未有明顯的症狀或徵象之前,即偵測出疾病的存在。乳癌篩檢指在乳房尚未呈現明顯的腫塊、異常分泌物、皮膚變化等之前,即偵測出乳癌的存在。其優點是落實「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」;其目的乃阻斷、減緩疾病的進展,進而延遲、改善疾病造成的後果。 Read More
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 On 8 12 月, 2018 癌症發生原因不盡相同,有些是遺傳基因、環境、荷爾蒙及病毒因素,但共同點都是愈早發現、治癒率愈高,更可節省醫療資源,所以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是值得推廣及重視的。一般子宮頸癌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,由癌前期、原位癌至侵襲性子宮頸癌需時數年,甚至數十年 Read More
非侵襲性肝纖維化檢查BioFibroScore® On 12 11 月, 2018 藝人安鈞璨肝癌末期去世,又是一位年輕生命因肝癌殞落的例子,依據衛服部102年十大死因統計,肝硬化、肝癌死亡人數名列前茅,而其中約有90%皆為輕忽慢性肝炎的嚴重性,未適當治療所引起。「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,肝若不好,人生就是黑白的!」是句家喻戶曉的經典台詞,肝功能的重要性想必每個人都知道,但是肝臟真正的功能又是什麼? Read More
肝纖維化沉默的殺手!喚肝20檢查 喚醒你的「小心肝」 On 28 10 月, 2018 「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,肝若不好,人生就是黑白的!」是句家喻戶曉的經典台詞,肝功能的重要性想必每個人都知道,但是肝臟真正的功能又是什麼?大多民眾無法準確地回答。肝臟位居在我們身體腹部的右上部位,有左右兩葉,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它負責的事可是多到讓你無法想像 Read More
何為液態切片檢驗? On 5 10 月, 2018 癌症轉移是癌症致死的最主要原因。而癌症轉移的發生與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(CTC)有十分密切的關係。「循環腫瘤細胞」是腫瘤細胞從原生腫瘤脫落進入到血管中,藉由血液循環到體內的各個部位。當循環腫瘤細胞到達器官時,會增生出更多的腫瘤細胞,進而形成新腫瘤,健康的人體或良性腫瘤病人的身體裡,很難發現循環腫瘤細胞。 Read More
薄層子宮頸抹片配合電腦自動判讀 大大提升檢驗品質 On 27 9 月, 2018 子宮頸癌只要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治瘉率可達九十%以上,國內自八十五年起,凡經衛生署認可的病理醫療機構,皆可將篩檢個案資料輸入衛生署子宮頸抹片資料庫,供政府機關訂定防治政策及提升抹片品質之參考,亦可了解抹檢的實施概況。 Read More
子宮內膜腺癌抹片難發現,高危險群需定期檢查 On 1 9 月, 2018 國內子宮頸抹片檢查普及、已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,但是對於子宮內膜癌的篩檢效果較差,主要是因為以傳統抹 […]... Read More
D型肝炎感染途徑嫖妓為高危險行為 On 10 8 月, 2018 肝炎發生原因有很多,由D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,稱為D型肝炎。 D型肝炎症狀與B型肝炎類似,並且必須與B型 […]... Read More
C肝口服新藥將獲健保給付 肝纖維化如何判斷? On 26 7 月, 2018 肝癌為國人好發癌症之一,肝癌發生是循序漸進,其病理變化為慢性肝炎→肝纖維化→肝硬化→肝癌,如能掌握黃金時機將慢 […]... Read More
檢測BRCA1 BRCA2乳癌基因變異 早期發現 加以預防 On 11 7 月, 2018 乳癌對於全世界女性是常見嚴重疾病,約有百分之十的乳癌是遺傳性乳癌,BRCA1與BRCA2是遺傳性乳癌最常見的基 […]... Read More
癌症早期有徵兆,留心體內警訊 On 24 5 月, 2018 癌症之所以可怕,在於太晚發現,民眾必須區分癌症早期徵兆,重視平時不太注意的老毛病。一般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的七大警訊如下:1. 長久不癒的創痛及潰瘍通常癌症骨轉移為多發性,其疼痛與載重關節無關,胸骨肋骨等非載重關節都是常見的骨轉移部位,如果病人進入癌症... Read More
卵巢癌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為自己多一份保障 On 15 2 月, 2018 陳小姐腹部腫脹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慾降低,到腸胃科診治,超音波發現腹水經腸胃科轉介婦產科,確診為卵巢癌第三期, […]... Read More
罹癌年齡層下降,防癌行動要趁年輕 On 12 12 月, 2017 近年來癌症的罹患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,患者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,備受煎熬。政府除了大力宣導民眾對癌症預防新知外,更制訂多項防癌政策,強化國人的癌症防治觀念。民眾如何於日常飲食中,避免癌症上身,及少接觸致癌物,相當重要。其實大部份的防癌營養本來就存在於各類食物中... Read More
B肝治療後肝臟仍發炎 原來是D肝來攪局 On 29 6 月, 2017 B肝病人除了要積極治療之外,也得要當心D肝上身,以免肝臟加倍受損,進而肝癌上身!臨床上,就有一名四十多歲B肝婦人,在治療之後仍然出現肝臟發炎現象,進一步檢查,才發現原來還同時感染了D肝,所幸經由干擾素治療,肝功能已恢復正常。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