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Quote Cart
Cart is empty
View Products
  • About Us
  • for Professionals
  • for Scientists
  • for Investors
  • for Consumer
    • Select your language
    • English
  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About Us
  • for Professionals
  • for Scientists
  • for Investors
  • for Consumer
    • Select your language
    • English
    • 繁體中文

Preventive Education

AI在臨床癌細胞診斷的應用

  • On October 21, 2021
文/杜憶萍 人口老化成為全球共同問題,慢性病和癌症病患逐年增長,快速準確的診斷工具,對提高醫療品質是有需求的。 惡性腫瘤係一團不正常組織,其生長超乎正常組織,細胞增殖無法控制,且不論其宿主營養狀況如何,皆會持續生長。惡性腫瘤重要特徵為侵襲鄰近組織,並藉淋巴、血液擴散轉移至遠方器官及組織,但也可能藉由手術的器冊等人為因素散佈,但極罕見。一般惡性腫瘤生長快速,有擴展侵襲及轉移力,以肉眼觀察,其分界不明...
Read More

善用癌症篩檢小兵立大功

  • On October 21, 2021
文/杜憶萍 惡性腫瘤細胞會無法控制的增加及增殖,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 因惡性腫瘤細胞黏著度低、細胞易剝落,且可能沿血管、淋巴轉移至其它部位,若是原先的腫瘤稱為「原發性」,轉移至其它組織或器官稱之「繼發性」,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 每一不同區域之人民因環境、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不同,好發癌症都不盡相同,...
Read More

罹癌年齡層下降 區分癌症早期徵兆 防癌行動趁年輕

  • On February 10, 2020
文/杜憶萍 癌症年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,並且有年輕化趨勢,特別是15至24歲,以及25至40歲,這兩個年齡層在5年間各增加27.43%及28.6%,此階段為人生的黃金歲月,罹癌年齡下降,代表國民健康狀況降低,也顯示出國家財政及經濟重擔的隱憂。因此防癌行動須及早落實,年輕人培養健康生活型態,成年人須防癌,也須篩檢,並且儘量避開致癌物質。 ◎一般常見致癌物質如下: ●香菸:80%的肺癌、咽喉癌、食道癌,...
Read More

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新技術

  • On February 20, 2019
惡性腫瘤係一團不正常組織,其生長超乎正常組織,細胞增殖無法控制,且不論其宿主營養狀況如何,皆會持續生長。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
Read More

完整的肝臟檢查項目可減少延誤病情而不知覺

  • On January 15, 2019
肝臟位居在我們身體腹部的右上部位,有左右兩葉,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人體最易轉移的癌症是肝癌,任何器官的癌症也都可轉移至肝臟,原因是肝臟血循豐富,有雙重血液供應,與腹腔其他器官不同,一為門靜脈系統,另一為肝動脈,門靜脈由胃腸、胰臟、脾臟等臟器血管匯集而成,進入肝臟,所以一些與循環、營養有關的病變皆會引起肝臟病變。
Read More

善用癌症篩檢小兵立大功

  • On January 3, 2019
惡性腫瘤細胞會無法控制的增加及增殖,典型的惡性腫瘤除了生長快速外,還會長出如蟹爪般的組織細胞,去侵襲周圍的正常組織。因惡性腫瘤細胞黏著度低、細胞易剝落,且可能沿血管、淋巴轉移至其它部位,若是原先的腫瘤稱為「原發性」,轉移至其它組織或器官稱之「繼發性」,任何結締組織、肌肉、骨頭、血管、神經或器官都可能受癌細胞侵襲。
Read More

善用乳癌檢查,姊姊妹妹大家一起來

  • On December 19, 2018
「篩檢」(screening)係指在臨床上尚未有明顯的症狀或徵象之前,即偵測出疾病的存在。乳癌篩檢指在乳房尚未呈現明顯的腫塊、異常分泌物、皮膚變化等之前,即偵測出乳癌的存在。其優點是落實「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」;其目的乃阻斷、減緩疾病的進展,進而延遲、改善疾病造成的後果。
Read More

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

  • On December 8, 2018
癌症發生原因不盡相同,有些是遺傳基因、環境、荷爾蒙及病毒因素,但共同點都是愈早發現、治癒率愈高,更可節省醫療資源,所以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是值得推廣及重視的。一般子宮頸癌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,由癌前期、原位癌至侵襲性子宮頸癌需時數年,甚至數十年
Read More

非侵襲性肝纖維化檢查BioFibroScore®

  • On November 12, 2018
藝人安鈞璨肝癌末期去世,又是一位年輕生命因肝癌殞落的例子,依據衛服部102年十大死因統計,肝硬化、肝癌死亡人數名列前茅,而其中約有90%皆為輕忽慢性肝炎的嚴重性,未適當治療所引起。「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,肝若不好,人生就是黑白的!」是句家喻戶曉的經典台詞,肝功能的重要性想必每個人都知道,但是肝臟真正的功能又是什麼?
Read More

肝纖維化沉默的殺手!喚肝20檢查 喚醒你的「小心肝」

  • On October 28, 2018
「肝若好,人生是彩色的,肝若不好,人生就是黑白的!」是句家喻戶曉的經典台詞,肝功能的重要性想必每個人都知道,但是肝臟真正的功能又是什麼?大多民眾無法準確地回答。肝臟位居在我們身體腹部的右上部位,有左右兩葉,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它負責的事可是多到讓你無法想像
Read More

何為液態切片檢驗?

  • On October 5, 2018
癌症轉移是癌症致死的最主要原因。而癌症轉移的發生與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(CTC)有十分密切的關係。「循環腫瘤細胞」是腫瘤細胞從原生腫瘤脫落進入到血管中,藉由血液循環到體內的各個部位。當循環腫瘤細胞到達器官時,會增生出更多的腫瘤細胞,進而形成新腫瘤,健康的人體或良性腫瘤病人的身體裡,很難發現循環腫瘤細胞。
Read More

薄層子宮頸抹片配合電腦自動判讀 大大提升檢驗品質

  • On September 27, 2018
子宮頸癌只要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治瘉率可達九十%以上,國內自八十五年起,凡經衛生署認可的病理醫療機構,皆可將篩檢個案資料輸入衛生署子宮頸抹片資料庫,供政府機關訂定防治政策及提升抹片品質之參考,亦可了解抹檢的實施概況。
Read More

子宮內膜腺癌抹片難發現,高危險群需定期檢查

  • On September 1, 2018
國內子宮頸抹片檢查普及、已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,但是對於子宮內膜癌的篩檢效果較差,主要是因為以傳統抹檢方式採集到的內膜細胞,數目少,且內膜細胞由子宮內掉落至陰道後,已經變性退化,判讀上較為困難。 子宮內膜癌(carcinoma of endometrium)又稱子宮體癌,是指子宮內膜發生的癌症,絕大多數為腺癌。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惡性腫瘤之一,發年齡為58~61歲,近年發病率有上升趨勢。...
Read More

檢驗新知

  • On August 30, 2018
pre-S 突變株的B 型肝炎帶原者轉化成肝癌的機率極高 pre-S 突變株之檢測可做為肝癌篩檢工具 臺灣約有260 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,慢性肝炎易造成肝硬化、肝癌。多數肝癌患者,有B肝病毒基因序列 pre-s 突變缺失,檢驗 pre-s 可以預估B肝患者的致癌風險,患者可透過抽血驗出結果。 B肝病毒的突變機率遠高於其他的 DNA 病毒,原因是病毒複製的週期會經過 RNA 時期以及反轉錄的過程。突...
Read More

D型肝炎感染途徑嫖妓為高危險行為

  • On August 10, 2018
肝炎發生原因有很多,由D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,稱為D型肝炎。 D型肝炎症狀與B型肝炎類似,並且必須與B型肝炎病毒感染並存發生,國人對D型肝炎較為陌生,原因是國內無生產D肝病毒檢驗試劑造成檢驗不普遍,且頑固性的B肝帶原者,肝功能反覆不正常,有部分原因是感染D肝病毒造成,臨床醫師需要D肝檢驗來改變臨床使用用藥。 國人對D肝陌生 須依附B肝才能生存 台灣地區無症狀B肝帶原中有約3.2%合併D肝病毒...
Read More

C肝口服新藥將獲健保給付 肝纖維化如何判斷?

  • On July 26, 2018
肝癌為國人好發癌症之一,肝癌發生是循序漸進,其病理變化為慢性肝炎→肝纖維化→肝硬化→肝癌,如能掌握黃金時機將慢性肝炎治癒,應能避免惡化成肝癌。國人慢性肝炎以B肝、C肝為最大宗,政府於民國73年開始全面推動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,然而C肝也有口服新藥即將健保給付,素有國病之稱的肝病,將能一舉殲滅。 慢性肝炎→肝纖維化→肝硬化→肝癌 肝癌約有9成是B、C肝帶原,經過20至30年的病程,肝臟從慢性發炎、纖維...
Read More

檢測BRCA1 BRCA2乳癌基因變異 早期發現 加以預防

  • On July 11, 2018
乳癌對於全世界女性是常見嚴重疾病,約有百分之十的乳癌是遺傳性乳癌,BRCA1與BRCA2是遺傳性乳癌最常見的基因變異,近年來基因檢測日新月異,因此遺傳性乳癌的基因檢測更是普及,可借此檢測技術可以早期發現病人是否具有乳癌致病基因,進而加以預防。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,發生高峰約在45-69歲之間,平均發病年齡約為52歲,每年全世界新增人數超過1000000人,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...
Read More

病從口入 A型肝炎防治

  • On June 15, 2018
人類的病毒性肝炎共有A、B、C、D、E等五種,其中A型與E型肝炎是經由口腔傳染,急性A型肝炎病患的糞便含有大量A型病毒,被糞便污染的水源、食物就有可能感染給沒有抵抗力的人A型肝炎是造成急性肝炎重要原因,其一年四季皆會發病,對肝臟傷害很大致死率低,大部分為老年人死亡原因多為演變成猛爆性肝炎。根據衛福部統計高雄為南台灣較多A型肝炎發生病例較多地區,台灣與東南亞及大陸疫區往來密切,因此民眾對A型肝炎應有...
Read More

癌症早期有徵兆,留心體內警訊

  • On May 24, 2018
癌症之所以可怕,在於太晚發現,民眾必須區分癌症早期徵兆,重視平時不太注意的老毛病。一般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的七大警訊如下:1. 長久不癒的創痛及潰瘍通常癌症骨轉移為多發性,其疼痛與載重關節無關,胸骨肋骨等非載重關節都是常見的骨轉移部位,如果病人進入癌症...
Read More

卵巢癌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為自己多一份保障

  • On February 15, 2018
陳小姐腹部腫脹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慾降低,到腸胃科診治,超音波發現腹水經腸胃科轉介婦產科,確診為卵巢癌第三期,陳小姐定期到婦產科接受抹片及腹部超音波檢查,無法接受罹患卵巢癌末期事實。 卵巢癌婦女的隱形殺手 早期卵巢癌病患月經正常無異常出血,傳統婦科抹片檢查不易發現脫落的癌細胞,當直到腫瘤逐漸長大、壓迫到鄰近器官,才會出現症狀,75%的卵巢癌患者發現下腹脹痛、噁心嘔吐、食慾不佳等症狀就醫時,往往已是...
Read More
Page 1 of 3123
Categories
  • Press releases
  • Education
Recent Posts
  • AI在臨床癌細胞診斷的應用

    October 21, 2021
  • 善用癌症篩檢小兵立大功

    October 21, 2021
  • 罹癌年齡層下降 區分癌症早期徵兆 防癌行動趁年輕

    February 10, 2020
  • 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新技術

    February 20, 2019
  • 完整的肝臟檢查項目可減少延誤病情而不知覺

    January 15, 2019
Scroll
for
Professionals
  • Our Products
  • Knowledge Center
  • My Account
for
Scientists
  • Our Pipeline
  • Publications
for
Consumer
  • Skin and Oral care
  • Liver Related
  • Healthcare Services
  • Advanced Cancer Diagnosis
  • Education
for
Media
  • Press Release
  • Awards
  • Events
  • Marketing Downloads
  • Video
  • Featured
for
Investor
  • Corporate Governance
  • Stakeholder
  • Shareholder Information
for
Careers
  • Careers
for
Professional
  • Our Products
  • Knowledge Center
  • My Account
About Us
  • Leadership
  • Partnering
  • History Timeline
  • Contact Us
for
Media
  • Press Release
  • Awards
  • Events
  • Marketing Downloads
  • Video
  • Featured
JOIN THE CONVERSATION
NEWSLETTER FROM STRAIGHT TO YOUR INBOX
  • This field is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and should be left unchanged.
Join The Conversation
Copyright © 2020 General Biologicals Corporation